自2011年10月,淄博市中心醫院、淄博日報社、齊都藥業、揚子江藥業締結“仁愛使者”志愿者聯盟,社會愛心人士踴躍參加,為門診病人提供公益服務。目前已擁有來自社會各界的1700余名志愿者,奉獻服務工時37000余小時,服務病人86萬余人次,以凡人善舉,傳遞大愛,彰顯文明。副省長王隨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清利,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景顏對“仁愛使者”志愿者服務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周清利指出這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一面旗幟”。市委副書記周連華做出批示,要求在全市醫療衛生系統廣泛推廣。
你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職業與身份,
但在你們心中
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
——服務醫患,無私奉獻!
你們用純樸、善良的行動倡導了向善、向美、向上的社會風尚,
也給予了這座城市冬日里
最溫暖的感動。
——“感動淄博”頒獎辭
1月16日晚,淄博廣電大劇院暖流涌動,全市各界共同關注、由市委宣傳部等主辦的2013“感動淄博”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正在進行,當身穿玫紅馬甲的“仁愛使者”志愿者代表走上領獎臺時,全場掌聲經久不息。
“仁愛使者”志愿者服務,自2011年10月啟動以來,廣大志愿者走進淄博市中心醫院,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從病人不方便、不滿意處做起,奉獻愛心,傳播文明,展現人文關懷,彰顯淄博大愛。
市衛生局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強力推動。
用愛心溫暖病人
“你有困難,我有愛心”;“你有病痛,我有行動”。在市中心醫院門診,“仁愛使者”成為愛心和公益的符號。
按照志愿者聯盟規定,“仁愛使者”志愿者為病人提供信息咨詢、協助就醫、心理撫慰、安全維護、測量血壓等服務。
來自桓臺的志愿者趙清泉在一次值班時,發現一位高齡老人獨自來看病,老人胃部不舒服,醫生要求做鋇餐透視,但老人聽力障礙,醫生與老人溝通困難,檢查無法進行。當時,排隊病人多,醫生著急,老人不安。趙清泉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果斷留在了透視室老人身邊,直到做完檢查。
在咨詢臺前,在高齡老人身邊,在行動不便病人的輪椅旁,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兩年多來,“仁愛使者”內涵不斷豐富,志愿者隊伍中還涌現出許多“一口清”、“活地圖”等服務能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仁愛使者”成為廣聚社會愛心資源的平臺。在志愿者隊伍中,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18歲。目前,愛心隊伍不斷壯大,奉獻的數字不斷刷新。
成為傳播文明的陣地
志愿者陸玲至今為陪護病人的故事而感動。去年4月的一天,一位淄川山區的中年男子因與女兒走散,患腿疾的他拄著雙拐吃力地由門診走向病房,見此情況,陸玲一路攙扶把病人送到北房樓15樓病區。病人流著淚久久地握著陸玲的手真誠地道謝?!拔抑皇亲隽艘患⒉蛔愕赖男∈?span>,病人真誠的感謝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人間自有真情在?!薄斑@更堅定了我做志愿者的決心,我一輩子做志愿者都行?!?/span>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來自齊都藥業銷售部門的一位志愿者在日志中寫道:“感謝‘仁愛使者’志愿者聯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施予愛、感受愛的平臺?!?/span>
在醫患矛盾凸顯的當下,建設和諧醫患關系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而“仁愛使者”作為第三方公益志愿者團隊,沒有金錢利益,沒有權利沖突,成為文明使者、友善使者,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兩年多來,該醫院病人投訴減少30%以上。許多綜合醫院遇到的“醫托”現象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仁愛使者”以愛心和奉獻走近社會最需要幫助的群體,成為流動的文明崗哨,深深地影響和感染著身邊的人。有數多名病人和親屬也積極投身這一愛心隊伍。
淄博職業學院、山東理工大學在這里設立了“大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臨淄區人民醫院加盟“仁愛使者”志愿者聯盟;目前,先后有30余家市外醫療機構前來參觀學習。
(摘自《淄博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