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那么書本作為文字的載體便承載了人類的繁衍與進步,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它論述了所有偉大的真理,卻也記錄著人們生活中的那些微不足道。
我一直覺得那些讀書人身上是自帶光芒的,愛讀書,讀書多的人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一本書”。讀書與我而言的魅力大概就在于它能夠為我打開那個我還沒觸及的世界,它把那些人世間的愛與恨直接鋪開在我的面前,一眼就能看見那些人性的善與惡。正如我讀余華的《活著》,仿佛我就站在福貴的旁邊,跟著他一起經歷著大起大落的人生,雖無盡悲憤卻又無能為力。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仿佛我也是那個年代生活在底層與社會苦苦較真著的人,也跟著經歷了一遍那個艱難的時代,它讓我體會到了我不曾見證過的那些歷史,也讓我更加明白如今祖國的繁榮昌盛來的有多不易。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睆垚哿?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仿宋;">也說:“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比f卷詩書熔古鑄今,漫漫長路其修遠兮!你想遇見的所有風景,都在路上,你想明白的所有道理,都在書中。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總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總會成為你想要的模樣!(司曉紅)